电子阅览室建设
航天数字图书阅览系统及电子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系统,或称为智慧图书馆系统,是我公司为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的要求,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图书馆智能化设备综合应用于图书馆环境开发出的一款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过物联网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把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整个智慧体系内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
我公司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
我们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现已拥有以下电子数据库:
1
电子图书资源库 100万种以上拥有知识产权的电子图书
2
电子期刊资源库 2000余种电子期刊,以丰富的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动态元素相互结合来呈现给读者
3
电子报纸资源库 每天可提供最多800份报纸, 包括了全国绝大部分电子版报纸。并提供各类报纸往期版面的阅读。更新时间与报社网站数据发布不超过30分钟。采用了专用通信网络确保数据稳定可靠,自动保存往期报纸。
4
中国古典文学电子资源库 包括经、史、子、集、丛书等,共包含66大类18万种。书籍全面,分类科学清晰,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经典巨作应有尽有。并针对教育部对中学生的学习要求,精选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古籍名著模块,对提高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能力有重大促进作用。
5
电子视频教学资源库 涵盖少儿诗词、动画教学、少儿英语、少儿识字、成语故事、国外经典故事等等10000多种。视频资源采用国际公开格式flash格式,支持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直接浏览和阅读。
6
中小学美术图片 类别齐全,数量2万余张,包含自然风景、生物世界、艺术、人物摄影、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同时有缩略图和原真图等。
7
电子课件 内容全面覆盖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等课程;数量3500个以上。读者通用格式,可设访问权限管理。
各类电子图书资源库,现已拥有100万种以上拥有知识产权的电子图书,涵盖中图法22个大类,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科学和合理的整合,设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数据包。图书格式采用通用国际标准的便携式文档格式(PDF格式)。这种文件格式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不管是在Windows系统,Unix系统,还是在苹果公司的Mac OS操作系统中都是通用的阅读方式,方便读者使用,读者电脑上无需安装厂商专门的阅读器,使用ie等主流浏览器即可以直接阅读。对手机和PAD等移动终端特别友好,读者可将电子资源下载到自己的移动终端观看。
由于PDF文件格式是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格式文件,因此,我们的电子图书资源既是文本型的,也是图像型的,是一种可全文检索的双层结构。读者无需再做ocr识别就可以自由编辑其中的文字。
2. 功能强大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
该平台可以对目前我公司拥有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实现跨资源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电子图书和报刊资源、图书馆自建特色电子资源、音视频资源和图片资源等等。可以对不同厂商的电子图书资源和馆藏目录等实现跨资源检索,也可以跟馆藏目录实现相互检索。必要时可以根据情况开通读者外网阅读服务。
3. 触摸屏读报系统
|
![]() |
|
触摸屏读报系统为智能阅读显示终端。该系统以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实时将最新数字报纸内容传送到电子阅报栏终端,为用户提供一种内容丰富而又方便快捷的报刊阅览方式。该系统以信息化的方式集中控制,使得内容管理和设备管理变得既便于操作又高度智能化。先进的红外触摸屏设备、良好的宽屏视野体验和海量的存储,是我们的触摸屏读报系统无与伦比的优势。
4. 航天移动阅读系统
![]() |
云计算技术在电子阅览领域的应用
以传统PC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众多,网络环境复杂,系统维护成本高,内容管控比较困难,运行安全难以保障,对于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有管理方面的盲点。如何快速有效地部署、维护、管理本地及远程用户的业务系统成为公共电子阅览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公司利用云计算技术,创造出新型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实现方案,将客户端从传统分散式的PC模式转化为云终端+服务器集中处理模式,实现了客户端计算能力的整合和优化,同时使用户成本比传统桌面PC部署模式平均降低50%-80%左右。基于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特别是基于虚拟化和云计算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私有云主机,大大降低了管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通过云计算技术方案替代传统PC电脑,管理人员可以在服务端统一管理虚拟机,在大幅度降低实施成本的同时,由于云终端故障率较低,而且操作平台及软件在云平台统一维护,降低了维护难度。通过云平台集中管理网络,充分保障网络行为可控、可管。
云电子阅览室的结构示意图
云电子阅览室工程实例一
云电子阅览室工程实例二
在电子阅览室系统中引入云计算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系统更安全,更稳定
◇系统采用C2级权限控制保护,管理员统一控制用户权限,普通用户无法对系统进行误操作。
◇系统不易感染病毒,只要在服务器端做好病毒防护即可保证整个系统不受感染。
◇128位加密的数据传输,确保资料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故障率极低。
◇ 客户端“零”故障,“云终端”软件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使用者和病毒很难破坏。
◇ 重要资料不易泄露,根据用户要求,“云终端”可以不设存储设备及外接接口,因此数据难以从客户端导出。
◇ 容错备份快速恢复。利用服务器完善的备份和容错机制,可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快速恢复。
2、管理更容易
◇ 采用云计算管理模式,真正可以做到对所有终端集中管理,使管理员的管理对象由包括所有客户端设备的整个系统,集中到服务器一个点。软硬件升级、杀毒、应用软件安装、用户帐户管理等等,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管理员只要维护好服务器即可,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量。
◇ 远程管理,管理员不必亲临服务器现场,可以通过任意一台网络电脑管理服务器进行管理。此外采用G-CLOUD云操作系统支持分级监控、管理各云终端,可以集中整体部署软件。
3、使用更方便
◇ 免维护,用户可以避免因本地故障占用工作时间。
◇ 操作简单,一键即可开机即用,用户不需学习复杂的系统设置。
◇ 可随时关机、断电,系统不受任何影响。开启和关闭系统比PC更快速。
◇ 可以灵活地设定数据的访问权限,多用户仍可保证数据的共享与隐私安全。
◇ 没有移动部件,不怕震动,减少了机械振动引起损坏的可能性。
◇ 不怕高温、灰尘,能胜任各种恶劣的使用环境。
4、总体建设成本比传统的PC机模式降低50—80%
◇ 低硬件升级成本,“云终端”无需升级,只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即可提高整个系统性能。
◇ 低维护成本,整个系统实现服务器单点管理,客户端“云终端”零维护。
◇ 低运营成本,每台“云终端”的功耗为5W,耗电极低。
5、更节能环保
◇ 低功耗、无噪音、低辐射、低发热。
◇ 云终端体积小,节省宝贵的使用空间。